宫颈息肉术后出现有两种情况
一是出血不超过一个星期,且血流量慢慢减少,血色正常,没有伴随不适感,这属于正常现象,无须心惊胆战。
二是出血超过了一个星期,且有血色变黑,还伴有腹痛等不适症,此时的出血不用多说也知道是异常现象,应当引起重视。
宫颈术后有一定的创面,从而导致流血,如果流血慢慢减少,且血色正常,无伴随不适,就不用太过担心,考虑是正常现象。如果流血量大且持续,颜色变黑,伙伴有腹痛等不适时,可能是宫颈或子宫损伤,感染等引起,建议尽早就医。
总之,要是女性接受宫颈息肉手术之后有出血的情况的话,不要过分的担心,因为很多手术之后都会有术后出血的情况,但是要是出血的时间超过一周,而且出血量较大的话,就建议到医院检查一下。
二、宫颈息肉术后出血怎么办1、宫颈息肉手术后少量出血是正常的,若是时间过长超过一周,须引起注意,要及时到医院复查。术后可吃消炎药消炎。宫颈息肉一般是宫颈炎症引起的,比较会复发,每年妇科检查一次。
2、极小的宫颈息肉常无自觉症状,大多在妇科检查时才被发现。息肉较大的,则容易出现血性白带或接触出血的症状,特别在性生活或排便用力后,可以发生少量出血。这些症状与早期的宫颈癌很相似,应该及早检查及时治疗。
3、子宫颈息肉大多数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表现,是宫颈粘膜在炎症刺激下增生形成的。息肉的表面覆盖着柱状上皮,里面含有宫颈腺体和丰富的微血管、疏松的结缔组织,并伴有炎细胞浸润。只要炎症存在,切除息肉后还是会复发。
4、西医对于宫颈息肉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但若伴发有炎症时,先要控制感染;出血时,则以止血为主。炎症控制后再行手术,息肉虽然罕有癌变的,但癌变率亦在0.2%~0.4%,对于年龄超过45岁,尤其是更年期前后患有宫颈息肉的,手术切除后应将息肉送作病理检查,如有恶变征象,就要尽早采取治疗措施。此外,本病容易复发,手术后应定期复查,每三个月复查一次。
宫颈息肉的癌变率一般情况下比较低,如我们熟知的声带息肉、鼻息肉,还有胃息肉、肠息肉等,早期的发现和积极的治疗,是不会发生癌变的。但是宫颈息肉和身体其他部位的息肉相比,虽然有癌变的可能,但概率还是比较低的,大约为0.2%~0.4%。宫颈息肉也是由于慢性炎症的刺激,颈管粘膜局部增生,逐渐向外突出而形成的。宫颈息肉如不治疗,可逐渐长大,阻塞宫颈口,引起不孕症,也可造成性交出血,或有血性白带,所以一旦发现宫颈息肉,还是立即摘除为好。专家表示,宫颈息肉不但影响到了女性的工作与学习,而且深深地伤害着女性的健康。然而宫颈息肉并不是那么可怕的,做好日常护理便会很好的起到预防作用,尤其是在饮食上。
三、宫颈息肉患者饮食1、补充维生素C的摄入
由病毒引起的宫颈息肉的例子已越来越多。而维生素C可以抑制病毒所造成的伤害,这一点非常重要。另外,维生素C也与宫颈息肉发病率有关,有关资料调查表明,维生素C摄入量增加时,宫颈息肉危险降低。
2、应多吃黄豆与其制品
如豆腐、豆浆、豆干,蔬菜类的芹菜、花椰菜、毛豆、甜豆等食物。因这些食物可补足植物性雌激素,植物性雌激素内含的异黄酮素、木质素都被科学家认为有抗氧化的作用。
3、补充B-胡萝卜素
B-胡萝卜素在体内会转化为维生素A,有助于保护免疫系统免受自由基分子的攻击,并具有明显的免疫增强作用。含维生素A多的动物性食物是:动物的肝脏和鸡蛋等。
4、补充微量元素锌和硒
锌和硒对免疫细胞的产生和功能发挥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科学研究表明,体内锌和硒的水平过低会引起免疫系统功能低下。
四、宫颈息肉是怎么引起的子宫颈息肉是慢性宫颈炎表现的一种,在已婚妇女中比较多见。来源于宫颈粘膜的息肉,表面有一层柱状上皮覆盖,有丰富的微血管,因而颜色鲜红、柔软、脆弱。轻轻触动就会出血,以至于经常发生感染而形成溃疡。另有一种来自宫颈阴道部分的息肉,表面由复层鳞形上皮所覆盖,由于间质内主要为纤维结缔组织,所以颜色浅红,质较韧,基底较宽,病位表浅。
宫颈息肉的发生和性生活有关,不洁的性生活或者性生活过早都有可能导致宫颈息肉的发生,年轻女性在婚前性行为,心理、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不良的性生活环境,容易造成宫颈感染,引发宫颈息肉。
另外,已婚的女性患有宫颈息肉的病因主要是因为做人流手术或是进行分娩,由于操作不正确而导致的后果,使宫颈受到伤害,病原体侵入宫颈,导致宫颈息肉疾病的产生。宫颈息肉的产生可能与炎症内分泌紊乱有关,特别是雌激素水平过高。